模具动态
模具技术资料
发布日期:2014-08-06 08:50:43
1.胶口设计考虑原则
浇口设计须产生一迅速、均匀和单方向的模具充填模式。
浇口位置必须使在模穴内的空气对射出成形时可逃逸。
否则将在成形时造成短射或是烧焦痕迹。
万一浇口位置造成缝合线和熔合线,应使缝合线和熔合线移至较适当位置。
浇口位置和尺寸应避免产生喷射流(在短射时有线状或是意大利面条状的熔胶外观)。
喷射流现象可以藉加大浇口或是改变浇口位置使熔胶流向及冲击模壁。
浇口冷凝时间是模穴最大有效保压时间。
假如浇口冷凝时间设计得宜将可避免射出材料的逆流。
浇口位置应置于成形品最厚的区域,最好是在不影响模制品的功能和外观之处。
浇口长度应尽可能地短,以降低流经浇口的压力降(适当的浇口长度从1厘米至1.5厘米)。
正常浇口厚度是连接浇口的成品壁厚的百分之五十至八十。
人工去除方式的浇口厚度有时与成品壁厚相同。
而自动去除方式的浇口厚度一般小于成品壁厚度的面分之八十,以避免浇口断裂时造成成品的变形。
针状浇口和潜伏式浇的末端直径一般从0.25厘米至2.0厘米。
纤维充填的材料需要较大的浇口,使材料通过浇口时可减少纤维的断裂。
使用较小的浇口,甘潜伏式浇口或针状浇口可能在充填时造成纤维的损害。
浇口在制程设计之初应使用较小的尺寸,因此若有必要可以将尺寸放大(因为缩小浇口尺寸较放大尺寸困难)。
上一篇: 模具的铸造 下一篇: 塑胶模具有哪些关切削条件恒定浅谈-恒兴昌模具 返回新闻列表页